国产日韩内射后入高潮-久久九九av免费观看-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软件-中文字幕在线观一区二区

新疆昌源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網站地圖 | 設為主頁 | 加入收藏
  您現在的位置:新疆昌源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科普知識>>文萃>>正文內容

人性的差異是從哪里來的?(節選)

作者:袁越 編輯: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發布時間:2014年09月24日

        今年5月9日出版的《科學》雜志刊登了一篇論文,說東亞人和歐洲人在人性上的差異來自飲食習慣的不同,東亞人喜吃大米,而稻農必須相互合作才能有好收成,所以東亞人崇尚集體主義。種小麥不必如此,所以歐洲人更強調個性自由。
        性格上真的有差異?而且和人種有關?這個結論就有些爭議了。問題在于,造成這個差別的原因是什么?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領域誕生了一個新的體系,認為人性的差異是文化和基因協同進化的結果,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血清素(Serotonin)的另一個常用名叫作5-羥色胺,是人腦中最常見的神經遞質,負責在神經細胞間傳遞信息。血清素的多寡和人的情緒密切相關。血清素運載基因負責調節人腦中血清素的含量,它有兩個亞型,一個短(S),一個長(L)。S型的人對負面的情緒較為敏感,倒霉時很難控制自己的心情,易患抑郁癥。統計顯示,70%~80%的東亞人體內含有這個亞型,相比之下,只有40%~45%的歐洲白種人是S型的。但奇怪的是,亞洲人患有抑郁癥的比例反而比歐洲和北美要低。
        那么,造成東亞人和歐洲人性格差異的原始動力來自哪里呢?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西奧認為是傳染病發病率不同導致的,而《科學》雜志的新文章則認為水稻和小麥才是原因所在。目前這兩個假說都有擁躉,但不管怎樣,西奧博士通過基因研究很好地解釋了最初的原始動力是如何通過基因和文化的相互作用而逐漸加強的。  


科普知識
水 文 化
科普知識
生態環境
節約用水
中水回用
文 萃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在線留言 | 友情鏈接 | 管理登錄
     
版權所有 © 2008 新疆昌源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新疆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阿里山街461號 郵編:830000 電話:0991-3708535

網頁制作:新疆二域設計網絡公司